這是我第一次走進他的宿舍房間,書架上零星的放著幾本書、保養品,桌面上也乾乾淨淨的。
「哇!妳有住這嗎?東西怎麼這麼少?」
宿舍的配置每個人都是一樣的,一張書桌、一個衣櫃、一張床。看到別人清爽的環境,覺得好舒服、好羨慕、好佩服。
我每一次整理東西,都覺得很頭大,跟身邊的物品們吹鬍子瞪眼睛。忙碌下來,可以獲得短暫的乾淨,沒幾天功夫,還是打回原形。
此時正逢期末將近,清宿之際,我虛心向她請教整裡的秘訣。
「丟啊!」她果斷、乾脆的回答。
「怎麼丟啊?好難喔!這個好像還會用到,這個也是啊……。」這是在整理時,常聽見的聲音。
如果你聽過『外在的狀態是內在心境的投射』那麼這時候的我,對於「捨得」還不太懂得,也「捨不得」。
放了幾年沒再看的書,好幾年沒再穿的衣服鞋子,想著某年某月某日還會再用到,丟掉太可惜了吧?
只是內心的糾結,往往東西只會多不會少,走在街上你也從不停止把新歡帶回家。
而這樣的「業」,每到了期末清宿時刻,就會三天都在自食其果了!
大學住宿時,每半年要清宿一次,內心哀嚎不已。雖然我很享受這時刻,但也是令我痛苦的時刻。
享受著再次的整理及回顧,透過動手來觸碰每一件物品,回想著物品與自己的關係,那些經歷、情感。
這個學期又去了哪裡玩?修了哪些課?做了哪些報告?辦了哪些活動?一件一件的梳理、整理。
動手整理的同時,也在整理自己的生活與生命經驗,以及需要割捨掉的能量與情感。
痛苦的是,我常看著一堆東西在期末收起裝箱,期初又原封不動的擺出來,生活上實際需要的時候少之又少,卻又丟不掉,讓他在那裡長灰塵。
「長灰塵、硬是留著、藕斷絲連」我跟物品的關係,也映照的當時親密關係的狀態。
感情已蒙上一層灰,留在身邊佔一個位,丟掉又覺得棄之可惜。即便不合自己了,放著求一個心安也高興。
後來關係結束了。
後來我厭倦身邊的雜物。
那個學期,我照著「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」,從物品開始,重新和自己好好生活。
當你在生命中/生活中騰出空間,也是給自己與新事物機會,讓能量得以流動。那麼神奇的狀況就會發生:適合你的感情、工作、朋友……一一來到你面前。
認真的檢視身邊的物品,認真的觸碰他們,感覺他們。
心動的留著,不再需要的跟他們說「謝謝你、我愛你、對不起、請原諒我」。
或是「謝謝你們的陪伴,祝你們會到合適的主人手裡。」丟掉之外,將可以捐贈的物品轉手給他人。
除此之外,也提醒自己只買「怦然心動」的東西!不要貪小便宜。
雖然在這過程中,也會有丟錯東西,想用時找不到的時候,但這是一個雙重提醒,「原來我需要這個阿」再買回來就是了!
只是在生命中有些東西遺失了、丟掉了,不是你想回來就回得來,起碼你學到了「那些重要的人事物」。
在整理的過程中,我們也在整理心情跟生活,如果你同時想進行生活與內在的大掃除,可以跟我預約時間到府服務
書籍推薦:
教你怎麼整理物品&收納物品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