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奇岩怪石哈巴狗 網路抓取
✸綠島雖小 吃喝玩樂俱全
綠島雖小,騎完全島不需一小時,可是五臟俱全,除了可享受島嶼風情、獨特的人文歷史與地質構造,還有豐富的海洋生態。
每次來綠島都覺得很放鬆很滿足,在這裡可以盡情穿夾腳拖也不用戴安全帽,任憑那海風吹阿吹頭髮都糾結,讓海浪輕輕的打在胸口把我融化。趕路的行程不要,在冷氣房睡個好覺等太陽變小,到沙灘上坐著閒聊,手裡的貝殼突然動起來小尖叫,寄居蟹覺得我們遊客太胡鬧,沒家可搬好苦惱。
以下是我喜歡綠島的幾個原因♥♥♥:
1.OPEN地理教室
(1)火山的遺跡:綠島是由海底火山噴發的熔岩冷凝而成的火山島嶼,大約形成於距今500~2500萬年前。臣服在大自然的神力之下。例如:海床上堆疊的集塊岩。
(2)迷人的海岸風光:岸邊的安山岩與集塊岩在海水侵蝕後,在岸上或近海處形成海蝕柱、海蝕洞、海蝕門等小地形,形態唯美多變……,還有許多奇岩怪石(將軍岩、睡美人、哈巴狗)。
2.OPEN歷史教室:話說那白色恐怖,我們的自由,來自前人的奮鬥→綠島監獄、綠洲山莊、人權文化園區。
3.豐富的海洋生態:浮潛去,魚兒魚兒在你身邊游來游去。珊瑚礁生態相當接近菲律賓甚至澳洲大堡礁!(台灣地理全記錄,遠足文化)
4.大啖海鮮,超新鮮。
5.在世界三大海底溫泉之一的「朝日溫泉」泡湯看日出。
嘖嘖,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~。
✸只聞火燒厝 哪來的火燒島
綠島(GREEN ISLAND)距離台東18海浬,從台東本島望去,迷霧中依稀可以看見他的輪廓,好似披著面紗的少女。綠島原名火燒島,其來源有幾個說法:
1.火燒山:民眾出海捕魚常遇濃霧迷航,島民在山上燃火指引,不慎釀災,幾乎燒光整個島嶼,而有名「火燒嶼」。最早記於清代文獻。
2.觀音顯靈:據說觀音洞台地附近常見紅色火光和光球。
3.島嶼地貌:颱風過後或是東北季風期間,島上迎風面的草木為強風海霧肆虐,一片枯乾露出山頭橙紅的泥土,遠望有如火燒般。
(此說在2007年10月6日得到證實,因柯羅沙颱風,登陸臺灣東北部後,氣流越過中央山脈山嶺降落到臺東地區,造成焚風,溫度一時高達38.5℃,且持續10幾個鐘頭。綠島受到這一波焚風的侵襲,西南部和南部迎風面的山頭如同被火燒過,遠看有如火燒山。)
✸敲敲甲板讓大魚開路富岡登船
▲富岡漁港
綠島聯外交通有二,一為大眾熟知富岡<=====>綠島,單程約為50分;二為搭飛機,10分。
富岡距台東市區15分鐘,鄰近景點有小野柳和加路蘭,港口附近有幾家海鮮餐廳,港口內販售新鮮的漁獲,其它什麼都沒有。
去程因海流關係,船頭必須破浪,如果怕暈船的人,避開船頭,個人覺得最佳的位置在樓上的甲板區。
避暈方式還有:服用暈船藥、早餐提早吃、搭飛機XD。
✸私人賞海豚行程限時免費
這是個幌子。
但如果幸運的話在甲板區可以見到海豚與船同行,聽說賞鯨船一趟也要個1200,而我這次是個幸運兒。
✸來度假吧上岸了
這次三天兩夜家庭旅遊,以下行程提供參考,以及各景點的介紹和再訪心得,新增綠島人權文化園區(2010年)及蠟像館讓我好驚艷,只可惜朝日溫泉因先前颱風毀整修中,無福消受。
DAY1
9:30富岡登船→11:30抵達+安頓完住宿→12:00(午餐)池塘有魚→13:30冰獄→14:00家人回住所休息,我獨自探路去→16:00環半島(白沙灣、睡美人、哈巴狗)→18:30(晚餐)池塘有魚→20:00夜遊(綠堤民宿專人帶路)
DAY2
9:00早餐→10:30白沙灣浮潛區(綠堤民宿帶)→12:00(午餐)庄腳店→13:30海草冰/午休→15:00環半島(監獄、蠟像館、觀音洞)
DAY3
9:00早餐→9:30燈塔拍照→10:00港口回航
▲圖片抓取自網路
*綠島燈塔
此座燈塔具有照明功用外,也照亮綠島人民的熱心,說著一個故事:民國26年美國郵輪「胡佛總統號」在綠島附近觸礁擱淺,為感念居民在寒冷的深夜冒著風浪出海救人的義舉,出資興建。
▲圖片抓取自網路
*朝日溫泉
世界三大海底溫泉之一。(另兩座在日本九州與義大利北方)海水及地下水沿斷層裂隙滲入地底,遇到岩漿高溫汽化衝出地殼。泉質屬硫磺泉,無濃烈臭味,對皮膚無刺激性。此處為潮間帶,可開闢泡湯之用,在此欣賞日出美景,或在夜間細數繁星。
如果跨年有假期又不喜歡人擠人,來這裡泡溫泉迎接新年的晨曦,是不是很幸福呢^^?
*大白沙
潔白的沙灘,滿是珊瑚礁與貝殼碎屑,外圍海域是綠島三大潛水區之一。
→我對東岸的沙灘一直有個記憶,讓我很感嘆生態在這十年的急遽轉變,曾經杉原海水浴場,曾經在這個白色沙灘,貝殼隨處可及,而且都是完整的貝殼,只是遊客「隨手一摸」運動,果真讓沙灘「不留痕跡」。(另外一感嘆是大香菇頭髮白了ˊˋ,詳見:沒有「下海」 別說你來過綠島)
*海參坪
為一座背椅海崖的海灣,遠處橫躺哈巴狗岩及睡美人岩,此處夜間幾無光害,是良好的觀星場所。
→見到石像會心一笑,大自然好神奇,真的很像耶~怎麼那麼像,好可愛噢!
▲圖片抓取自網路
*觀音洞
觀音洞因隆起的珊瑚礁受雨水長年侵蝕形成的石灰岩地形,洞內有鐘乳石與石筍,其中高約1公尺的石筍狀若觀音座像。此處為信仰中心之一,島民說很靈驗噢,另一處為南寮村的天后宮。
→由於太潮溼所以不想久待,用手膜拜就出來了。
*梅花鹿生態園區
梅花鹿喜歡平坦的地面,有林木遮蔽的環境,喜歡在夜間活動。
→夜遊時有幸看到一群梅花鹿,覺得好幸運,卡通「小鹿班比」不斷在腦海裡播送。至於白天?導覽者說,除非你是晨間第一個環島的人,有可能會在路上遇見牠。
☺梅花鹿小檔案:梅花鹿為鹿科紅鹿屬的梅花鹿亞屬,分布於亞洲東部,台灣的梅花鹿體型較大,17世紀初,台灣從平地一路到中海拔山區都有活動蹤跡。(荷蘭人賣鹿皮;鹿港以梅花鹿聚集得名)後因人類捕殺與土地過度開發,野生梅花鹿逐漸消失,現在多為人工蓄養,此處扮演著保護的功能。
▲圖片抓取自網路
*綠洲山莊、人權文化園區
覺得很棒的是園區新增許多歷史資料,認識監獄沿革、人權的發展,監獄都開放參觀,很難想像一群人擠在這裡怎麼生活;新設的蠟像館模擬了當時生活的情景,喜歡追古的人可以在這慢慢享受,遙想當年這個島嶼曾有過的辛酸血淚,以及感謝得來不易的自由。園區內還有幾支紀錄片,如果有時間我真想好好把他看完!
需要導覽要先預約喔~
*人權紀念碑
解嚴時代的告解,那些英勇的先烈們,一旁還有在綠島處決的名單,覺得在這裡可以玩個小遊戲:找人名。施明德,陳菊,呂秀蓮……都找得到哦!
一旁的小綠地可看見將軍岩與鬼門關,右側的岩石上有處自然生成的愛心♥♥♥
▲鬼門關造型宛如象鼻,1950年代是一條牛車小徑,綠島人稱為「象鼻」,政洽受難者稱為「鬼門關」,進入鬼門關隘口,就是新生訓導處,鬼門關象徵生死交關的窄路,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故鄉。
▲當地的天后宮
其它景點繁複不及備載…………..請估狗其它部落格或是旅遊網站。
✩小叮嚀
1.買了再上:綠島的物資都由台東本島運送過去,即便有7-11也因運費調漲,所以如果有什麼必須品或是零食,建議在台東先買齊噢。
2.夾腳托是必備品。白沙灣,柚子湖或是馬蹄橋,隨處下車都是可以「下海」的景點,穿拖鞋才輕鬆自在啊:D。但光腳丫時小心貝殼或碎玻璃割腳。
3.人權文化園區多為室內景點,建議設為午餐過後的第一站,避開大太陽。或是吃飽飯先去逛個紀念品店吧~
4.放棄防曬吧……噢不是…..要乖乖擦防曬喔!!!!!雨衣和雨傘隨身攜帶。
5.在7-11結帳時說你是綠島人有打折喔….:目。(可是媽媽說做人要誠正信實)
6.怕暈船避開船頭,上船前不要吃太多東西。(打1000個星號)